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 产业动态

氪金乱象依旧 男孩玩手游花掉1万2引深思

文化部为加强对手游的监控,于5月1日起实施的“手游新规”明确规定了充值须实名、抽卡不能用钱等相关内容,可在新规实施不到一个月,网上流传的一张“欠条”却再次提醒着人们如今的手游氪金乱象依旧,相关监管措施仍未能到作用。

熊孩子参上 一张“另类欠条”火了

近日,一张“另类”的欠条火遍了江苏徐州市民的微信朋友圈,欠条上的借款人是一名熊孩子,他因为玩手游的时候毫无节制,欠下了妈妈一笔高达6000元的“巨款”,在暂无偿还能力的情况下,不得不“卖身”赔偿,以家务和学习成绩等项目还债。欠条里列出了详细的学习成绩抵扣欠款指标、各种家务劳动的报酬价格等等。并且允许孩子在表现好的时候抵扣一部分欠款。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据相关记者了解到,这张欠条的当事人双方,是一名母亲以及她10岁的儿子。原来张女士在一次用支付宝给客户付款时,被系统提示“余额不足”,感觉莫名其妙的她仔细一看发现在短短的8天时间内,她的支付宝账户已经产生了100多条消费记录,总共花费达到了12000元。

张女士这才回想起这几天儿子的反常举动,而经过询问之后,儿子老实交代了问题,原来他目前正在和班级的同学一起玩一款知名手游,而为了不因为实力太弱而被同学嘲笑,因此10岁的孩子开始通过购买礼包的形式为游戏角色进行补强。张女士了解到,此款游戏的虚拟道具种类繁多,光是礼包就有5个选项,而价格也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

无奈的办法 维权之难方才出此下策

目前不少网友对这种全新的“奖惩”机制十分看好,认为这才是促进亲子关系、杜绝孩子胡乱氪金的好方法,但真的如此吗?用张女士的话来说,这其实也只是无可奈何的下下策。

其实本来张女士并没有希望用“欠条”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认为因为自己的孩子只有10岁,尚且不具备独立的认知与消费能力,因此她觉得对于孩子的这笔消费,游戏的运营商应该退还相应款项,不过正所谓“现实是骨感的”,张女士的这种想法很快就被游戏的运营方否决了。而对方给出的理由则是,由于付款方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能够证实自己是未成年人,因此为了避免恶意退款,只能拒绝张女士的要求。

无奈之下,通过网络查询,张女士联系到位于湖南的“反网游欺诈吸费联盟”的公益组织,该组织是由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颖等人牵头成立的,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玩网游被扣费后的维权事件。最后在该组织的接触以及全新《网络游戏暂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的共同努力下,游戏公司答应退回一半的消费款项,共计6200多元,而至于剩下的6000元,该公司则拒绝退回。

而对于已经造成的恶劣后果,张女士认为过度责罚孩子也并不能够解决问题,因此最后她才决定以上文介绍的“欠条”这种方式与孩子达成约定,并希望能够用这种方法让孩子将全部的心思都投入到平日的生活以及学习上去。

根据本站的调查,目前对于未成年人无节制氪金的讨回问题,一般厂商的态度都是比较抵触的,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游戏当中的数据已经更改,再退钱可能会让公司方面遭受损失,不过值得高兴的是在这方面大的厂商还是起到了表率作用的,腾讯、网易等国内游戏巨头此前就已经做出表态, 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将会在审核之后全部退回款项。

老生常谈 为什么中招的总是孩子?

通过现象寻找本质,其实我们在解读这种另类责罚机制之余,或许应该再次想想为什么深陷氪金巨坑当中的永远都是那些孩子呢?

首先当然,未成年人心智与认知能力上的不足是其主要原因,并且在家长疏于看管的情况之下,孩子们往往更希望通过游戏当中的强大来排解寂寞或者更好的融入到团体之中,并且通过不断的购买虚拟道具也能够让孩子们获得短暂的快乐,更有甚者会忘记金额的限制,最终造成钱款等方面的损失。

但这也并非是唯一的原因,这恰好反映了如今手机游戏在扣费程序上依然有着很大的漏洞,而针对其漏洞,相关的企业也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而是选择一切以盈利为目的,无视国家有关规定而将已经推i系那个的手游实名制度视为儿戏,允许问成年人轻松绕过平台的监管与限制,最终产生不符合其行为能力的交易行为。

写在最后:

目前市面上大多免费手游,其盈利的核心都在于其中十分丰富的虚拟道具系统,简而言之,通过购买这些游戏内部的材料、抵用券、甚至数值都会让玩家在游戏中变得更强,以此来满足内心的虚荣感。这对于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成年人来说本来并不算是什么问题,但偏偏不少别有用心的厂商喜欢用更低级一些的伎俩来“套路”孩子们,而这样赚来的钱,你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仿72G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208115365
扫码关仿72G微信号,我们将给大家带来最新的手游礼包以及最时尚的资讯,赶紧来加入吧!

【责任编辑:轩夏】